“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世界精神卫生日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4-30 阅读(28)

10月10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健康老龄化,安乐晚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必须关注和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

心理保健方法_心理保健的具体方法有_心里保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居世界第一。 其中,空巢老人超过1亿,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总人口的10%。 。 预计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分别占总人口的16.6%、23.3%、28%和30%。 随着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家庭、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比年轻人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 因此,他们在晚年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和精神问题。 ,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老年人的保健除了身体保健外,还迫切需要补充“心理营养”。

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常见心理障碍有哪些?

1)老年人睡眠障碍

主要症状是失眠、烦躁、入睡困难、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病程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症状可能是间歇性的,而且病情很容易复发。 睡眠时间减少,常伴有浅睡、早醒、多梦等症状。 睡眠障碍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身疾病之一。

2)老年抑郁症

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日常生活没有乐趣,睡眠不好,慢性疼痛,记忆力减退,甚至持续有死亡的念头。 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老年人自杀。 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的患者常伴有抑郁症状。

3)老年焦虑症

有些老年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紧张、紧张、恐惧、焦躁不安。 有的担心某种治疗或药物的副作用,有的过度担心身体的某些细微变化,或者过度担心家人的安全健康等等。这种“毫无根据”的担心,持续存在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恐惧、不安、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

4)老年疑病症

疑病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 患者常常怀疑自己患有某种躯体疾病,或者断定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并感到十分苦恼。 他们的困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有关。 情况非常不相称。 他们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疾病,或者只有一点小病,无大碍,但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 他们不断地到各地求医,接受各种化验检查,寻找各种民间偏方和秘方。 等待。 患有疑病症的老年人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如孤僻、内向、敏感、多疑、易受暗示等。 疑病症的发生也与老年人过去的经历有关,比如亲眼目睹亲友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 当然,疑病症有时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或者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身体疾病,需要全面检查才能排除。

5)老年精神障碍:疑似监视、疑似伤害、疑似妻子或丈夫有外遇、行为失常或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

2、哪些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

1)社会地位的变化

退休后,社会地位的变化会带来失落感。 再加上家庭纠纷、经济拮据、年老丧偶、夫妻离婚等因素,一些老年人会出现各种心理变化,包括孤独感、自卑感等。 、失落感、抑郁、烦躁、绝望等负面情绪。

2)家庭和人际冲突

退休后,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从工作场所转移到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对老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代沟”引发的矛盾等,尤其是帮助子女照顾孙辈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传宠”是指代代相传的养育子女。 老年人会受到特别的宠爱和细心,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一些小问题,比如孙子撞到了,没好好吃饭,在孩子父母眼里都是小事,但爷爷奶奶们却会认为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孙子不好好吃饭时,他们就会感到内疚和难受。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弱。 由于他们背井离乡抚养孙子,身边缺少老朋友,加上孩子平时都去上班,这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尤其是与配偶分开居住时。 这种孤独感更加强烈。

3)教育程度

文化水平、思想修养、道德伦理观念、理想信念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对未来充满信心、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利于改善心理健康、延缓心理衰老。

4)营养状况

为了维持人体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老年人还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这些都是老年人必需的营养素,尤其是神经组织。 老年人营养不良时,往往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出现抑郁等精神障碍。

5)生理功能下降和各种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生理功能下降,呈现一定的衰老现象,皮肤弹性下降,出现老年斑,头发变白和减少,视力和听力也逐渐下降,运动能力下降; 脑细胞会逐渐萎缩、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缓、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妄想、幻觉等心理异常。

某些疾病会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例如,脑动脉硬化会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功能下降,后期甚至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病。 又如脑梗塞等慢性病,往往使老年人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3.自我心理保健和老年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老年人健康的主题。 退休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实现防病、健身、长寿的目标。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富有成效、不断学习、享受乐趣”呢? 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活到老、学到老、勤于学习、科学用脑

退休后进入第二人生,老年人最重要的心理准备就是重新学习,丰富精神生活,延缓大脑衰老。 步入老年,需要更新观念。 老年肯定会有所作为。 关键是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 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老年人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知识。 此外,“网络世界真精彩”,老年人还应该更新计算机网络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上网、微信等新的交流方式。

2)多参加社会活动,重新适应社会

老年人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 退休后,他们可以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帮助别人,利用自己的“剩余能量”。 俗话说,好人三帮。 人在失意或失意时,最需要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当老人感到郁闷、不舒服时,可以走出家门,与亲密的朋友倾诉,发泄心中的不快。 。

3)多运动,多听音乐,多读书

运动和音乐都有益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不仅能在音乐中欣赏到优美的艺术,还能陶冶情操,获得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多读一些幽默的笑话和故事,可以帮助赶走忧虑,消除心理疲劳,因为笑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一笑可解千忧。

4)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

乐观和宽容是心理健康的调节剂。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吃亏、被误解、被委屈等。 接受和宽容是最明智的选择。 宽容他人,其实是保护自己的首选方法。 当我们要求别人、关心别人时,我们的身心就处于压力状态,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和生理进入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甚至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5)培养各种爱好

培养各种爱好,如棋类、音乐、书法、绘画、或养花鸟等。 闲暇之余,老年人可以在阳台上种花种草,浇花,观赏千姿百态的花朵,心旷神怡,乐在其中。 这些活动可以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杨芳茹)

标签:  老年 心理 抑郁 疾病 生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