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后期的剪辑技巧,你get到了吗?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2-20 阅读(51)

剪辑是电视电影制作中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 它是大量影视素材的二次创作。 这是一个过滤掉粗略、挑选精华的过程。 以下是后期电视节目的剪辑技巧,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电视节目后期剪辑技巧】

1.编辑风格的确立

节目的剪辑风格是后期剪辑时节目后期编辑的完整构思。 体现了后期剪辑师对导演创作意图的理解以及对节目结构和内容的把握能力。 大纲的编辑是后期编辑的具体体现。 由于导演的风格不同,电视节目的格式也不同,种类也很多,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剪辑不同类型的节目时要采用不同的剪辑方法。 在剪辑之前,后期剪辑师首先要了解剧本,熟悉节目。 他们必须把握导演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意图,从节目的风格、形式、内容等方面构思所采用的剪辑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电影。 影片的剪辑风格。 必须先确定剪辑风格,然后前后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在整个剪辑过程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剪辑风格的确立固然重要,但对于后期剪辑来说,表演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必须遵守和落实导演的艺术要求和创作意图,必须与结构、形式、内容相一致。节目内容。 ,主题达到有机统一。

无论是节奏剪辑、情感剪辑、动作剪辑,还是选择剪辑点,后期剪辑过程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和人的思维习惯。

2.编辑节奏的控制

电视画面的主体或摄像机镜头的长短、动作、组合时的切换速度、场景变化等诸多因素构成了电视电影的节奏。 它代表了电视画面中情节、人物情感变化或事件的强度和速度,是决定影片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拍摄前期,电视摄像师要根据节目的风格、形式和导演的意图来控制摄像机的速度,从而形成节目的节奏和基调。 “剪辑师在剪辑的时候,首先要按照节目的剧本来剪辑需要留下的内容,不能删除一些剧本之外场景中出现的精彩内容。在保持剧本方向的同时,我们必须尽量把精彩的内容保留在节目中,让节目顺利进行,注意并注意节目中节奏的控制。” 剪辑师在后期剪辑过程中一般应遵循这样的节奏和基调,然后根据情节和事件发展中产生的重点程度,结合节目的内容和结构安排,形成轻松适度的剪辑节奏。 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是影片的整体节奏和段落的剪辑节奏必须相匹配、一致; 二是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要适当调整,如果太慢或太快,任何形式上的变化都会让人心理上感到不舒服。

另外,在后期剪辑段落时,剪辑节奏所采用的方法很容易让人感到疲倦和无聊。 如果适当改变剪辑节奏,采用提高剪辑速度的方法,使组合镜头变短,利用镜头本身的累积效果,就可以为段落打造出高端的风格。 但在处理这种节奏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松紧结合。 每一个高风点之后,都要留下缓冲和解放的空间,让观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时间。

3. 掌握程序的整体结构

段落结构和总体布局这两部分构成了电视节目的结构。 自然流畅、严谨新颖、完整统一是一部好的影片结构应达到的基本要素。

3.1自然流畅

电视节目的结构要求是过渡自然、符合逻辑,尽量不露出人工雕刻的痕迹。 段落之间的联系要表达流畅、不造作、自然、不做作。

3.2 严谨新颖

电视节目结构严谨,首先体现在逻辑思维严密、组织清晰、层次分明、轻重缓急。 更忌讳漏洞百出、混乱不堪、杂乱无章,让观众感到困惑。 但过于严谨也会让人觉得不够活泼、不够严肃,让人觉得乏味。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很多可能的因素。 每一个独特的事物都拥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因此,节目只有在形式、结构、内容上新颖独特,不断创作,突破固有模式,具有鲜明的个性,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3.3 统一完整

结合节目自始至终的结构要素,要丰富每个段落,要求比例恰当,整体统一协调,风格统一自然。 那些不清晰、凌乱、不完整的结构、不一致的风格、对事件前因后果的解释不完整,会让观众感到不知所措。

4. 镜片之间的组装

连续时空的视觉艺术称为电视艺术。 视觉连续性是电视画面表现的首要因素。 画面之间的延续和继承是视觉连贯性的表现。 “一般是通过镜头剪辑的继承和延续来完成的。” 无论是指导编辑的节目编导,还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在节目后期制作中都必须遵循并严格遵守最基本的规章制度。 规则 - “遵循电视图像的基本组装逻辑。” “动态剪辑到动态”和“静态剪辑到静态”是电视画面的剪辑规则。 确定切点时需要保证切点处前后镜头中的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或运动)同步,或者固定机位之间运动状态的一致性以及体育射击(射击方法)。 为了实现和谐的过渡,剪辑通常会使用不同镜头中动作事件形状和节奏相似的部分作为切入点。

5.后期编辑技巧

5.1 键控

一定要注意先调整颜色。 为了突出后景与拍摄对象主体之间的色差,建议使用蓝色背景色,这样有利于图像拍摄,或者柔化边缘。 应用黑白通道。

5.2 场景加速

我们在处理电视画面的加速时,当电视画面的节奏太慢而加快时,画面会变得更加协调,所以速度的调整非常重要,这样电视画面才能避免跳帧。

5.3 溶解

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过渡特技。 如果要避免纯粹的人物图像之间的叠加,必须注意,首先图像会给人一种很生硬的感觉; 其次,人物的头部会分散又交织在一起。 它会产生一种混乱的感觉。

5.4 综合

合成图像时,光线协调非常重要。 在相同的光线条件下,同一复合镜片的材料中,颜色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必须考虑每种材质的光照条件,如光线的方向、强度、对比度等。 、色温感觉、以及画面的气氛。

5.5 创造宏伟的场景

如果你想把一个大场景做得雄伟,通常可以避免手工通道的制作,从电视屏幕上剪下所需的素材,然后多次复制,放在应该在的地方。 或者避开实际拍摄中容易出错的前景,选择一些可以通过跟踪、键控、场景描绘和适当的畸变来完成远景的模型。 “纯3D效果最好”是现在很多广告中的一个误区,但我相信只有将3D镜头和实拍镜头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取长补短,才是取得好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要想从正确的方面认识剪辑的作用,就必须合理定位,分析清楚要点,理顺创意与剪辑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部影片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好的创意,更离不开优秀的剪辑手段。 你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目标太高。 相反,剪辑再好,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之外,没有任何创作灵感。 除了手段,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 电视剪辑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 把握整体结构的统一,控制剪辑节奏,进一步凸显后期剪辑的技巧。 想要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节目,就必须不断练习,用心去体会,有更高的认识和强烈的艺术感才能完成。

【电视节目后期剪辑的流程】

1. 编辑程序

在现场视频录制中,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原始镜头普遍比较杂乱,拍摄顺序也不一定符合规定的程序。 很多内容都是穿插的,有的可能是后期制作的补充镜头。 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片,必须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 现场录音的初稿必须经过编辑和整理。 一般的编辑流程是:

1、根据现场拍摄的内容确定视频的结构和顺序。

2. 查看未经剪辑的原始录像带,确定需要剪辑的场景。

3.确定镜头的剪辑顺序、拼装方法和技巧。

4. 按照设定的编辑顺序进行编辑。

5.添加评论。 要求简洁、简洁、易懂。

2. 编辑技巧

电影、电视中表现时间和空间变换的方式有很多种。 在剪辑工作中,常用的剪辑技巧有五种:剪切、褪色、模糊、交叉、叠印。

1. 剪切。 就是把两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直接连接在一起。 前一个镜头称为切出镜头,后一个镜头称为切入镜头。 意思是前一场景的画面刚刚结束,后两场景的画面很快出现,从而达到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的效果。

2. 光。 它是一种舒缓的渐变转换技术,分为淡入和淡出。 淡入是指画面从完全黑暗到逐渐显露出来,直至完全清晰的过程,所以也叫淡入,表示剧情发展中一段的开始。 淡出是指画面从完全清晰到逐渐变暗直至完全消失的过程。 它表示一段情节的结束,可以给观众一种完整段落的感觉。

3.转化,又称溶解。 这意味着当前一个镜头淡出时,后一个镜头逐渐出现。 两个镜头重叠一段时间。 前一个镜头的结束称为融入,后一个镜头的开始称为融入。 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缓慢过渡创造了一种相互关联的感觉。

4、刮擦,又称擦拭。 意思是上一张图片逐渐显露出来,下一张图片同时出现,给人一种翻阅画册的感觉。 前一击称为横出,后一击称为横入。

5、套印。 它是一种将两张或多张内容不同的图片整合并复制成一张图片的技术。 常用于表达记忆、想象、思考等。 除了以上影视中的通用手法外,影视尤其是影视画面中还有很多技巧和方法。 借助电子设备,花样繁多、变化无穷、丰富。 当然,这些技术都应该在编辑机上完成,一般应该由专业人员来操作。

3.镜头组装技巧

镜头组装是一个创作过程,意味着造句、写文章。 这是一门流畅的技术和艺术。 镜头组装分为:非熟练组装和熟练组装。

1、图片拼装的拼接点。 拼接点的意义:选择合适的位置,将不同内容的镜头连接起来,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概念。 拼接点类型:图像拼接点、声音拼接点。 恰当地选择拼接点,可以使影视片动作连贯、画面逼真、镜头过渡自然流畅,使影视片的内容和情节符合生活逻辑。 且充满艺术韵律。

2、屏幕拼接点。 含义:以画面内容的开始、延续、过渡、结束以及画面内容的内部节奏为参考因素来选择拼接点。 合适的拼接点选择可以使整个影片中人物动作连贯,镜头过渡自然流畅,画面内容符合生活逻辑和观众视觉欣赏习惯。 拼接点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影片中的人物动作笨拙,或表达思想重复,或节奏缓慢,甚至使影片内容违背生活逻辑,让观众摸不着头脑。 画面拼接点可分为:动作拼接点、情感拼接点和节奏拼接点。

3.动作拼接点。 含义:根据画面中人物(或动物)的肢体动作,选择动作的开始、进行或结束作为切入点。 电视剧在拍摄初期常采用多机位录制或单机位多次重复记录人物动作。 在后期剪辑中,对画面素材中的人物重复、连续的动作进行精心分解和重新组合,刻意追求蒙太奇组合后的艺术效果。

电视专题节目和新闻节目均采用单机位一次性拍摄方式,不主张重复拍摄人物动作。 在后期剪辑中,不需要像电视剧那样仔细分解和组合角色动作。 选择动作拼接点的一般要求是:选择动作的整个过程,或者运动过程中相对完整的阶段。

动作拼接点示例:例如,一部故事片想要展示农民在山上锤击石头。 其中一个场景显示一名农民挥舞着锤子,另一名农民拿着锤子。

选择拼接点的方式有几种:首先,农民从举起锤子开始,作为画面的入口点,当他举到身后的空中并停顿时,就是显示上一段的出口点。锤举升机的; 其次,以锤子升起为进入点,锤子落至钻头为退出点,展示了一次锤击动作的全过程; 第三,锤子在空中停顿为进入点,锤子落到钻头上为退出点,表现出锤击动作。 后期阶段。 以上三种画面首尾拼接点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动作拼接点示例:如果您在举起锤子的情况下开始切割,当锤子举到胸部高度时立即切割,或者如果锤子在您身后的空中暂停并开始切割,然后当锤子落下时切割中途,两种拼接点的选择没有相关性。 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达过程并不能完全表达画面的意义。

4、情感拼接点。 含义:以人物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人物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情绪表达过程来选择拼接点。

在选择情感拼接点时,要注意人物情感的夸张和夸张。 一般来说,镜头的长度宜长一些,并按照“宁长勿短”的原则来处理。 情感拼接点的选择与动作拼接点的选择不同。 它有很大的选择图片长度的空间。 它不局限于画面中人物的外在动作,而主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渲染情感,营造气氛。 情感拼接点的确定完全取决于剪辑师对影视情节、内容、意义的理解,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的心理感受,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情感拼接点举例:某故事片中,记者采访罪犯。 罪犯讲述了他对自己罪行的忏悔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当谈话停止时,恰好是情绪化的。 电视剪辑师故意延长了这个场景。 罪犯谈话结束两秒后,泪水夺眶而出,紧接着伤心地抽泣起来,然后就走开了。

这样选择情感拼接点的依据是角色的动作(对话)已经停止,但角色的心理活动仍在继续,角色的情感仍在延伸。 选择在人物情感的表达基本完成之后的拼接点,可以将人物的情感、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增强整部影片的感染力。 如果把谈话切出现场,就不可能充分表达罪犯的自责。

标签:  剪辑 节目 电视 人物 画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