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英文句子 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台湾辞世,享年90岁,《逍遥游》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4-30 阅读(48)

诗意句子英文翻译_诗意的英文句子_诗意英语句子

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在台湾高雄逝世,享年90岁。

除了他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乡愁》,我们或许可以从陈怀恩执导的纪录片《他们写在岛上:逃亡》中了解更多关于这位老人的信息。 于先生不朽。

《逍遥游》跟随余光中夫妇的心路历程,勾勒出诗人的怀旧情怀、文学启蒙、写作风格以及与文坛的互动。 也可以看出,他经历了中西思潮交汇的岁月,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在那些铿锵有力的思绪和句子的生命史中,余光中最终将自己的身心托付给了岛南的海湾,在那里他和妻子静静地相互烛光相伴。

余光中的诗意人生

余光中先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文学大师。 采访过程中,他显得十分和蔼可亲。 尽管旅途劳顿,他仍谈笑风生,言语中体现出他的智慧和真诚。

问:于教授,众所周知,您曾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生活过。 你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也比较过你生活过的地方,大陆就像你的母亲。 那么南京在您心目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余光中: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是南京人。 因为我出生在南京。 南京是我人生的起点,也是所有记忆的源头。 我在南京读了小学、初中、大学。 我从1928年出生到1937年一直住在南京。 所以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南京度过的,我也在那里上小学。 我在四川上初中。 为什么来四川读书? 因抗战,中学由南京迁往后方。 我记得那所中学叫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中学。 战后,我随中学回到南京。 高中毕业后,我又考入金陵大学。 我不仅在南京生活了这么长时间,而且我也是在这里出生、接受教育的,所以南京对我的人生影响特别深刻。

问:您曾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学习和任教。 您认为您当时就读的金陵大学,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大学,对您后来的成就有什么影响吗?

余光中:我当时还年轻,就是无知。 当时我就读于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当然,这对我的英语帮助很大。 然而,这种潜移默化对我影响的不仅仅是大学,还有整个南京的地理环境,尤其是玄武湖和紫金山。 我大学时先住在鼓楼,后来搬到城西北。

问:您在一篇著名的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中表达了您对四个女儿的真爱。 您能谈谈作为父亲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吗?

余光中:是的,我们家有四个女儿。 小时候的他们是最可爱的。 在十六、十七岁之前,他们完全属于父母、属于父亲。 于是我写了一首关于在南京穿木鞋的诗,名叫《小木屐》。 其中数量相对较少。 在台湾,尤其是过去,大家都穿木底鞋。 我的小女儿只能走路和踢木鞋。 于是我蹲下来,张开双臂鼓励她过来。 那时候,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跑向我,因为那时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是她的父亲。 但过了那个年龄就不一样了。 我只看到她回来了,没有看到她朝我跑来,因为她男朋友按了门铃。 而她很快就冲了出去,身上穿的不再是木底鞋,而是高跟鞋。 你提到的那篇文章《我的四个假想敌》我也写过,就是关于他们四个的。 他们是四个地下工作人员,背着我来追捕我们的四个女儿。 而我最不利的就是他们的母亲依然站在他们这边,里里外外配合,所以最后我就成了唯一剩下的“昏王”了。 我希望我的四个假想敌能写情书,让他们练习中文,也让我看看他们的文笔怎么样。 但他们总是打电话,所以我听不到他们的声音,我也不懂其中的奥妙,中文就浪费了。 于是,这封伟大的情书就变成了死气沉沉的。 因为电话安装在我的书房,所以晚上会有电话打进来。 我家里有五个女人,如果每个人都有三部电话,我每晚要接听15个电话,我都快成为接线员了。 (笑)

诗意的英文句子_诗意句子英文翻译_诗意英语句子

问:我们都知道您和您的妻子白头偕老,可以说生活安定幸福。 你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解释是,你利用你的天赋来写作,然后勉强度日。 是不是这种稳定的家庭生活为您的写作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或者它有时会限制你的创作灵感吗?

余光中:说到稳定性,我的青少年时期很不稳定,所以我去了三所大学。 这意味着战争使我无法在同一所大学读书,所以应该说我的青少年时期非常动荡,但那是我去了台湾之后。 生活看起来很稳定。 至于幸福,就很难说了。 也有困难时期。 后期稳定的生活为写作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

很多人认为诗人多愁善感,充满情感。 其实,情感丰富的人有很多。 诗人不一定是多愁善感的。 家庭生活并没有限制我的灵感。 至于灵感,这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来自于生活。 灵感这个词最初应该来自国外,即“灵感”。 所以梁启超当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干脆将其译为“Inspirichun”。 可见,不存在定理。 现在一切都被称为“灵感”。 有些人认为,如果有灵感,那就有,如果没有,那就不存在。 如果你不能写作,那是灵感的错。 事实上,我认为灵感就是当艺术家或科学家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时。 他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想太多,问题甚至会进入他的潜意识。 他还在做梦时还在思考,在走路时还在思考,直到他终于明白的那一刻。 如果有神圣的帮助,我们称之为灵感。 其实灵感就是当你不断思考、不断体验,突然间就没有了障碍。 当你想通了之后,问题就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了。 这是不断努力的结果。 所以灵感永远不会拜访懒惰的人。 如果没有事先的准备和思考,灵感可能不会出现。 如果没有艺术修养和技巧训练,即使想到了,灵光一闪,也抓不住。 就像梵高一样,他在画家中被认为是早熟的。 他画画的时间只有10年,从27岁到37岁,但他也长期刻苦练习,临摹古人的画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两三年。 早年才画出《向日葵》、《星夜》等多幅代表作。 现在每个人都喜欢他的画,但在他活着的时候,他是世界上最孤独的画家。 没有人欣赏他,没有人买他的画,甚至没有人爱他。 所以,灵感不一定需要丰富的情感经历,也不一定需要尝试动荡的生活。

问:您是一位诗人,但您如何以诗人的视角看待现实生活?

余光中: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必须有诗,但诗只是一个符号。 一个人想要过上诗意而鼓舞人心的生活,不一定非要成为诗人。 生活中仅有真理和美德是不够的。 似乎少了点什么。 生活中应该有艺术,无论是诗歌、绘画、音乐还是雕塑。 总之,生活中应该有美。 有一位美国亿万富翁非常疼爱他的小女儿。 有一天,他看到小女儿微笑着走过来,心里非常高兴。 那时他想成为一名诗人,但他不记得如何描述他的女儿。 真可爱,他想了半天说,啊,你像百万美钞一样漂亮。 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很富有,但就诗意生活而言,他可能是一个很贫穷的人。 因为他没有想象力,连一首赞美女儿的诗都写不出来,有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呢? 因此,美是无法量化的。 这是一种质量,而不是数量。 所以王尔德说,现在人们的问题是他们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但你无法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问:您被誉为当代诗歌大师、散文大师、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您已出版作品集40余部。 在中国大陆,您的诗似乎更加出名,您的一首诗《乡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在您看来,哪种创意类型是您最喜欢的,哪种类型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或者说,哪种文学创作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

余光中:我想中国大陆很多读者都读过或者背过《乡愁》这首诗。 不过,我在大陆出版的二十、三十本书,大部分都是散文,而且我出版的散文书还是多于诗集。 我想大陆读者读我的散文可能多于我的诗歌。 我喜欢所有四种体裁: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 有时一方面事情进展不顺利,我就会从另一方面着手,交替写四件事。

问:您对翻译有何看法? 或者您对翻译有什么看法?

余光中:翻译一下。 希腊神话中有九位姐妹,即九位缪斯女神,她们是文学艺术女神。 当然,文艺女神可以给诗人灵感。 有9个缪斯。 其中一些甚至涉及历史和天文学。 当然,更多的是抒情诗、爱情诗、史诗等。我说只是没有缪斯来培养翻译。 ,所以我说如果让我创作的话,我会创作第十个缪斯。 第十个缪斯特别支持翻译。 因为翻译是一门艺术,像诗人这样的普通艺术家只需要把自己能写好的东西写出来,而译者则要把别人写的东西转变成另一种语言。 普通艺术家需要有创造力,但翻译人员也需要具有适应能力,知道如何将别人的东西转变成另一种语言。 我翻译了王尔德的三部喜剧。 他是英国美学派大师,喜欢玩文字游戏。 他的戏很难翻译,尤其是他的台词,非常犀利、犀利。 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我做了一个关于我如何翻译奥斯卡·王尔德的报告。 上一段我说了,王尔德不容易翻译。 我的中文翻译有20%的折扣,但有时我的翻译比他的好。 原文比较好。 那些与会者一开始并没有注意。 他们听到这句话,就觉得我很自负。 我说当然。 王尔德喜欢在句子中使用对偶。 对仗是汉语中最神奇的东西,因为汉语有单音节对仗,比英语方便多了。 ,所以当我遇到他的打斗,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比他还漂亮。 并不是我比他好,而是中文在这方面比英文好。

Q:中西文化的交融对您有影响或启发吗? 为什么你在西方生活了这么多年仍然认为汉语不能西化?

余光中:既有影响,又有启发。 对我来说,影响最大的当然是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 中国作家必须认识两个传统,一是《诗经》的传统,二是五四以来的传统。 这一传统对作家有很大帮助。 不过,西方文学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我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视角。 中国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的影响。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能够永远保持纯粹,尤其是汉语的优越性。 所有的语言都和钱币一样,都需要与外币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情况比货币的比例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中国人很早就受到了外国的影响。 现在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外语是英语。 当英语和汉语开始交流时,英国人学汉语的人不多,而中国人学英语的人很多。 然而,许多社会科学术语最初是从日本翻译出来的,然后又被翻译成中文。 许多难以翻译的名词都是通过声音来解决的,比如“坦克”、“引擎”、“表演”。 有些词至今仍在使用。 因此,世界上的语言很难保持其纯洁性,其面貌会通过与外语的交流而发生一些改变。

汉语是一门非常非凡和美丽的语言。 不能发展到抛弃中国文学,或者汉语追随英语而变得非常西化的程度。 这些都不是好趋势,应该引起中国学者的警惕。 大学毕业两年后,我把《梵高传》翻译成中文,三十万多字。 二十年后,另一家出版社要求我修改新版。 结果我又花了一年时间才修改。 原译只花了一年的时间,我修改了两万处。 这并不是因为我当时的英语很差或者被误解。 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改变了我的中文。 我现在的中文已经不像当初我精读英文,把英语的习惯带入中国人那样西化了。 我对现在的写法不太满意,所以重新洗了一下。 林语堂先生生前曾告诉我,如果有人抄袭他的书,他会立即知道。 为什么? 因为他一生中从未用过“people”这个词,所以当他说“people”变成复数并加上“人”时,这不是汉语,他只用了“世人”、“人人”和“大家”。 汉语的西化也有两种结果,一是善性的西化,二是恶性的西化。 成功和失败是有区别的。 以徐志摩的诗《偶然》为例。 他做出了冒险的举动,但词句欧化得恰到好处。 这就是仁慈的西化。

问:您如何评价中国新诗一百年的发展? 除了您之外,您认为还有哪些诗人对新诗做出了贡献?

余光中:中国新诗一百年,有很多好诗,也有很多好诗人。 从20年代至今,涌现出许多著名诗人。 不用说,早年大家都熟悉闻一多、徐志摩这样的人。 再后来,20世纪40年代的卞之琳就很好了。 他是一位非常细腻的诗人。 还有冯至,他的诗很有哲理。 至于目前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目前在上海的辛迪,另一个是多年没有写作的臧克一家。 这两个都很好。 年轻一代杰出诗人有舒婷、北岛等。

问:您认为写诗有技巧吗? 如果有的话,您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余光中:其实诗歌创作的很多技巧都与同情心和想象有关。 比如夸张地说,“海上波涛高如山,即以波连波”。 然而,这种想象是非常低级的。 那么一个人对他人有同情心,对万物有同情心和共鸣,自然就会接近诗人,他就能从心底与万物进行交流。 正如诗歌中的许多技巧,如明喻、隐喻、夸张、象征等,都与诗人的同情心和想象有关。 因此,以同情心、想象力和广泛的好奇心来看待一切。 雪莱说得好,“科学强调万物的差异,艺术强调万物的相似性”。 如果你能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点,你就会有诗意,你就会成为诗人。

诗意英语句子_诗意句子英文翻译_诗意的英文句子

问:您一直在通过文学推动两岸和平。 您认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是什么?

余光中:你的问题有点问题。 不能说海峡两岸的文化有差异,因为实际上是同一种文化。 尽管政治形势不同,文化的源头却是相同的。 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无论你是在读书,无论你是在写作,无论你在哪个海岸,甚至在香港,或者你是南洋的华人,或者你是欧洲和世界的留学生。美国,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学者或作家,你必须了解两个传统。 一个是中国文学的大传统,就是《诗经》以来的传统,一个是小传统,就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 传统。 中国作家不可能不了解这两个传统。 海峡两岸实际上都继承了这两个传统。 例如,台湾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妈祖。 妈祖是福建人。 她海上救人,成为台湾海峡的守护神。 她是福建人,不是台湾人。 台湾人即使是台独分子,每年过春节,过中秋节、端午节,中秋赏月,元宵赏灯过节了,他骂人的时候还是用中文。 因此,海峡两岸不存在文化差异。 存在绝对的文化差异。 即使文化现象存在一些表面上的差异,实际上也是短期政治分离的后果。 所以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我常说的是:“不要为了50年的政治而放弃5000年的文化”。

台湾早年吸收美国文化,非常重视英语。 现在大陆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当然,把它当作全球化的一个阶段也可以,但除了全球化,我认为中国学者还应该有历史感。 全球化是横向的宏观,而历史感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认识,应该是纵向的宏观。 这两个宏观是中国学者必须培养的美德。

问:你的诗《珍珠项链》对你和你妻子的婚姻生活有什么意义吗?

余光中:我给妻子写的这首歌《珍珠项链》,恰逢我们结婚30周年。 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也就是1986年。因为按照西方的说法,三十年的婚姻就是珍珠婚,买珍珠就是为了纪念。 所以当我们经过香港时,我们进入了一家珠宝店。 店里的女孩端来一个盘子,拿着一条18寸的珍珠项链,说,这个很好。 但转念一想,30年只有十八英寸,一英寸的时间是如此昂贵。

因为珍珠是圆的,让我想起晴天的露珠、雨天的雨滴、两个人之间的念珠。 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会有阳光和雨露,幸福和困惑。

Q:您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的爱情?

余光中:我觉得你不要犹豫,因为以后你可能会对爱情感到困惑。 如果你现在想追求幸福,就去追求幸福吧。 不要担心未来是快乐还是迷茫。 有人说,“只要年轻,就不会长痘”。 其实,选择青春,就必须接受痘痘。 (笑)

《余光中的诗意人生》来源:《中国文化报》2002年5月29日

以前的读物:

贡献和建议:

新闻热线:

标签:  灵感 翻译 散文 诗意 万物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