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和干针之争近几年越演越烈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3-08 阅读(109)

近年来,针灸和干针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在大多数情况下,争论的焦点是针是否源自针灸。 本文从针刺经络穴位和肌痛触发点的基本理论、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探讨。 认为,两者虽然存在差异,但差异只是由于理论上的差异,并非毫无关系。 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发现两者在治疗效果、适用疾病、生理实验等方面往往高度相似。 因此,我们认为肌痛触发点(trigger point)理论是现代针灸的基础,而基于传统针灸理论的差异,更容易为研究现代医学的人们接受和学习。 肌痛的触发点可能是基于现代科学研究的中医精准穴位,而经络就是牵涉痛,是神经、血管、筋膜力学理念的综合体。

1 针刺与干针的区别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黄帝内经》为蓝本。 中医3000年临床经验发现的361个中医穴位,分为12条经络。 根据辨证论治,以疼痛为穴位,采用针灸治疗来缓解患者的健康和功能障碍。 疾病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针灸医学[1]。 干针是以现代医学为基础,由湿针衍生而来。 它基于肌筋膜触发点(触发点或肌痛触发点)和功能障碍的理论。 它结合了骨骼肌上可能发生的所有肌痛触发点。 通过病史和牵涉疼痛的模式,通过触诊和临床体征检查确定部位,并进行针灸或手法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症状,形成现代医学疼痛治疗的一部分[2]。 由于神经学思想、血管学说和筋膜力学思想的引入,扩大了其他学科疾病的治疗范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中医的穴位是什么? 经络在哪里? 这个概念非常抽象,没有人得出真正的结果。 穴位的指标是得气(酸、麻、肿),初学者很难理解,而且治疗效果不稳定。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是一种具有肌细胞形态变化和自发肌肉放电的结构[2-3]。 击中触发点的指标是defa,即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肌肉跳动)和远端受累。 疼痛且酸强,麻木肿胀,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理解,治疗效果稳定。

由于两个系统的来源不同,因此两者的诊断和定位也不同。 针灸医学中的十二主经腧穴是严格按照经络走行排列的,而其他经外腧穴则有其独立于经络的特定体表定位。 临床针灸中,一般利用体表来定位这些腧穴。 采用标志定位法、“骨度”折叠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易选穴法进行定位,因此每个穴位在人体体表上都有唯一的位置[4]。 尽管有医生主张“宁失穴,不失经脉”,甚至有的主张“猜穴”,但临床取穴必须准确的铁律仍然是大多数针灸师的共识。 尽管定位穴位的方法有很多,但由于我们不知道穴位是什么,所以仍然无法准确定位。 对于肌痛触发点,我们只需根据每块肌肉的解剖功能及其发生的病理特点,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障碍来判断是哪块肌肉受累,然后触诊即可。受影响的肌肉。 找到压痛的脊髓结节,然后检查是否有抽搐(肌肉抽搐)。

一般来说,肌痛触发点的位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5-6],即:①有明显压痛的脊髓结节(图1a),②牵涉痛(图1b),③针刺和压迫有局部和远处肌肉抽搐(图1c)。 因此,并非所有压痛点都是肌痛触发点。 基于积累的临床经验,这种牵涉痛途径已通过实验复制和消除在人体肌痛触发点注射2%氯化钠溶液和麻醉剂而得到完善[7-8]。

针灸和干针在治疗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不同。 前者复杂,后者简单。 针灸强调“得气”,这是有没有疗效的关键。 认为“气来得快,见效快;气来迟,不结果”。 因此,为了使针灸产生气感,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到现代都记载了各种针灸手法。 传统针灸最简单的针法包括提、插、捻。 以各种补泻方法,发展成复合功法,如:飞气四法(青龙摆)。 尾,白虎摇头,青龟探洞,赤凤迎源),治病八法(烧山火,凉天,阳中藏阴,阴中藏阳,捣打)子午的臼,龙虎斗,吸气,下面八功之中还有各种辅助功法,如推、爪、揉、弹、抖、触、流、扭等。其实,各种辅助功法都有。针灸方法用于获取气。

由于实验研究的条件和意识,干针是通过实验找到针的准确位置,了解针刺所需的结构,并验证其可行性。 因此,与针灸相比,干针在针法上更为简单,只要定位准确,就很容易得气。 这种得气是肌肉的局部跳动,伴有强烈的酸痛感,所以只需提插跳即可。 因此,最常用的方法是“龟探穴”。 同时,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确定刺激量(刺激量)。 弱者跳得少,强者跳得多。 还要根据肌痛触发点的深度来决定穿刺深还是浅; 还要根据触发点所在肌肉的形状、粗细和危险位置来决定直刺、斜刺还是点刺。 一般来说,只要有干针和湿针脉动,就是针灸成功的标志。 引起的节拍越多,镇痛效果越好。 如果触发点位于肌腱,则酸痛和牵涉痛更严重,这同样有效。 然而,90% 的肌痛触发点位于肌腹。 针灸灭活肌腹触发点后,大部分起始点和终点的疼痛会自然消失[6-9]。

针刺肌痛激痛点穴位大鼠激痛点模型的研究[10]发现,准确刺破激痛点可以在幅度和频率上降低激痛点的自发放电,刺破激痛点周围的结构也可以减少激痛点的自发放电。减少自发放电。 放电频率不变,但幅度不变; 同样,精确针刺触发点,可以降低触发点乙酰胆碱的浓度,特别是乙酰胆碱反应物质的浓度显着降低,而乙酰胆碱酯酶的浓度显着升高。 当针刺破触发点周围的肌肉纤维和结构时,它们的浓度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这一结果表明,尽管针灸在任何地方都有效,但当精确针对触发点时,治疗效果更佳。 因为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制与终板连接处高浓度的乙酰胆碱有关[10]。 此外,针刺肌痛触发点治疗后,利用样本熵数学模型电信号来评价治疗效果。 样本熵值显着高于拉伸治疗组[11]。 不幸的是,本研究没有采用与之前研究相同的方法[10]。 在触发点以外的位置进行针刺用于比较。

利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治疗肌痛触发点的操作者也会检查用针后局部形态和生理生化的变化,根据实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然后对其进行整体分析和推理。 改善整个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机制。 例如,一旦形成肌痛触发点,就会导致肌肉的中带或受影响的肌肉缩短,相关及邻近的深筋膜会变形或收缩(图1a中的红色虚线框)造成压迫穿过的神经和血管,导致某处出现不良表现综合症。 通过针灸或手法准确作用于触发点,可以显着改善这种变化(图1a下红色虚线框),这已成为治疗杂病的临床基础。

针刺与干针的异同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两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可以看出两者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前者范围更广、更混乱,后者则更精确、清晰,两者的主要范围几乎相同。 但这些差异只是传统与现代的差异。 没有本质区别。 只有低版本和高版本有区别。 就像电脑软件一样,如果你喜欢使用较低版本,可以继续使用。 但高版本是在低版本的基础上开发的,使用起来更有效、更简单、更快捷。

2 针刺与干针的要点

有人认为,凡是使用针灸的人都应该以中医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为指导,否则就不能使用。 干针疗法是从湿针疗法发展而来的。 它不是基于中医理论。 它仅使用针作为工具,并且基于肌痛触发点理论。 主要采用触诊根据牵涉痛规律定穴,对肌痛触发点进行针刺治疗[5 -6,12]。 经过长期的干针临床实践,大家都认识到,牵涉痛的规律似乎与经络的走向相同。 根据牵涉疼痛来定位触发点与沿经络选择穴位几乎相似。 如果将不同肌肉的牵涉痛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与十二正经相同的路线[13],甚至奇经八脉也是相同的。 同样,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人为划出的经络位置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变的,但不同的是,牵涉痛是有一个区间的,不同的个体内部也会有一个区间。 改变。 大多数针灸师不明白什么是肌痛触发点,也不知道间隔的变化。 他们常把肌痛触发点视为中医的阿是穴,认为湿针和干针只在阿是穴扎针,发现有压痛的地方就扎针。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两个问题:阿是穴与触发点相似吗? 有什么不同? 传统针灸医学认为,阿是穴是指局部或与疾病有关的任何有压痛(敏感)的穴位为穴位,源于《黄帝内经》云“痛为穴”[14],一般指身体任何有压痛点的部位就是阿是穴。 然而,肌痛触发点仅针对肌肉和肌肉起始点和止点处的压痛点,并且这些压痛点还需要有结节。 这种结构是肌腹中可见的肌纤维病理细胞的集合。 纵向可见珠状肌纤维挛缩结节。 在横截面中可以看到大的、深色染色的圆形细胞。 然而,正常的肌纤维的横截面是纵向柱状和多边形的。 [15-16]。 肌腱和肌肉起源和止点的触发点存在炎症增厚[2,9,12]。 电镜下可见肌肉缺血,并有与挛缩结节相关的自发放电[17]。 但对于阿是穴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却没有具体的描述。 因此,针刺肌痛触发点是有目的、有针对性、以实验为基础的系统针灸。

事实上,肌痛触发点和中医穴位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不同认识和理论,即现代医学理论和古代医学理论。 前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后者则有着深厚的传统。 这种文化色彩就像过去中国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之争的再现。 人们逐渐认识到经络和牵涉痛可能具有相同的含义[13]。 如果加上范围特征和个体差异,所谓的阿是点实际上并不存在。 因为经络区间(指痛区)上的腧穴只是个体差异有所偏差,所以仍然是正确的腧穴。 例如,当肌痛触发点出现在斜角肌时,就会出现从胸部沿上肢桡侧到拇指的一条线。 疼痛区域被牵涉,沿途多个肌肉出现卫星肌痛触发点。 这些触发点的位置也因人而异。 该牵涉痛区与手太阴肺经、头静脉的走向重合(图1b),因此针刺斜角肌及其卫星触发点可治疗胸背痛、胸闷、颈肩痛、拇指麻木[2,6,9,12,17-19]。 又如:激活腰方肌和臀肌触发点,会引起类似足少阳胆经路径的牵涉痛。 沿途针灸它们及其卫星触发点可以消除腿部外侧的疼痛和腹部疼痛。 不适[6,9,12,20]。 而且,这12条经脉对应着不同肌痛触发点的牵涉痛。 因此,了解了牵涉痛的规律,就不难理解经络是如何得来的了[13]。 当原发性肌痛触发点被激活时,其牵涉疼痛路径上的卫星触发点往往也会被激活,因此沿着经络选穴并不难理解。 因此,牵涉痛的规律可视为经络的一部分。

干针穴位的缺失也成为针灸与触发点争论的焦点。 针灸师认为,真正的中医穴位有361个,加上奇经八脉,至少有600多个穴位。 然而,文献[9]和[12]等书籍仅列出了255个主要触发点,因此中医中的穴位似乎比触发点还要多。 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 从解剖学上看,人体有400多块大大小小的肌肉。 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触发点。 最小的可能有一个,所以肯定有四百多个; 大肌肉可以有多个触发点。 其中至少有六百多个。 如果与附着点触发点结合,将会出现数千个触发点穴位[9]。 所以关于穴位多少的争论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针灸往往是靠口口相传,加上先人的经验总结在书本上,所以产生了许多特殊的穴位,如腰痛穴、痛经穴、胆穴穴、阑尾穴以及一些特定的针灸验方。 这些穴位往往与各个器官周围的肌痛触发点有关。 由于它们的症状相同,因此需要以肌痛触发点理论中的它们作为鉴别诊断[6,9,12],即器官本身。 需要区分问题或触发点激活。 如果治疗对肌肉问题有效,但如果是器官固有疾病,则治疗无效。 因此,当用这些穴位或触发点来治疗这些器官疾病时,就因为照搬治疗无效而成为传奇。 这说明,根据经验建立的针灸体系是一种未经实验证实的宏观理论,现代人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其现实意义。

由于不同体系的理论不同,教学体系也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有西医学院和中医学院的区别。 物理治疗师基本走西方医学院的道路,课程设置与中医医学院不同[21]。 有些物理治疗师的针灸课程只持续 36 至 48 小时或 72 小时。 由于他们只在肌肉触发点注射针头,因此不会影响其治疗效果。 以肌痛触发点理论为指导的针灸及手法简单易学、易懂,只要熟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即可掌握。 这部分的学习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往往需要终生的实践和不断的学习才能运用得当。 当然,有良好医学教育背景的人会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既然两者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为什么针灸医生不愿意将肌痛触发点视为现代科学发现的精准中医穴位呢? 原因有二:一是害怕,害怕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观念受到影响;二是害怕。 另一种是保守主义,喜欢怀旧,总认为古老的理论高于一切,不可逾越[22-23]。 因此,我们要做的一切研究和实践,实际上就是弥补古代的缺陷,纠正古代观念中的错误,同时保留有价值的部分,特别是传统针灸丰富的治疗经验。 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觉得传统针灸理论需要重新思考,后人对它的认识可能会有偏差。 针灸与干针之争的本质是理论的竞争,而不是工具和技术的竞争。 如果我们既不能重建古老的理论,也不能建立新的更适用的理论,这些看似活跃的针灸技术在今天仍然难逃再次消亡的命运。 对于中国古典针灸的传承,除了理论重构和创新之外,别无选择[20,23]。 因此,摆在针灸从业者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跟上现代化道路,不再回顾过去,重构和创新针灸理论,用实验科学来阐释针灸理论。

3 灵感

肌筋膜触发点的发现,必然会推动中医经络理论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古代中国人对针灸的诊断思想。 针灸和干针疗法都使用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治疗疼痛、调节功能失调综合症以及恢复身体健康。 中医针灸理论和肌痛触发点理论指导治疗基本相同的疾病:疼痛和各种杂病[24-26]。 过去,人们认为肌痛触发点只能治疗疼痛。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临床上几乎所有能用针灸治疗的杂症也能得到有效治疗。 由于中国古代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人们根据宏观自然规律,建立了中医理论体系,通过现象或经验来解释针灸治疗。 所以,他们只能记录哪些穴位可以治疗,有什么症状。 后来,为了便于学习,一些牵涉性疼痛模式[9]与浅静脉相连,形成经络[25],后来被古代专家抽象化和神秘化。 所以,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是时候还原这个东西的本质了。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总结经验和推理上。 中西医要达成共识,需要中西医共同努力,而不是拉大差距。 如今,大量关于肌痛触发点的实验研究的出现,使得临床和实验上的相似性更加接近。 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需要有识之士放弃偏见,才能弥合两者之间的鸿沟。

沿牵涉痛路径寻找肌痛触发点,与沿经络取穴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引起牵涉痛的原始触发点更为重要。 那么反过来说,根据临床经验,如果把牵涉痛看成一条经络,则根据牵涉痛的规律找到主触发点,然后沿着牵涉痛的路径找到卫星触发点。 肌痛触发点具有形态变化,几乎所有肌痛触发点都与体表许多中医穴位接近或重合[22-23]。 肌痛触发点有自发放电触发点[3,15,17],中医针灸穴位间隔约3cm内有自发放电触发点。 不可能用巧合来解释它们[23]。 如果肌痛触发点恰好发生在神经干、分支周围,长期20~60 mV的自发放电可能会刺激这些神经干、分支,导致这些神经的神经支配末端表现异常。利用这一假设来定位触发点治愈了许多特定的疼痛和疾病,例如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

后遗症疼痛,手脚各种瘙痒等等,我们称之为触发点定位的神经学理念。

当遇到四肢血管问题,比如静脉曲张、血管炎,特别是下肢静脉曲张时,不需要放血和手术治疗。 考虑到触发点引起的深筋膜变形或收缩(图1a),利用触发点定位的血管思想,肌痛触发点位于静脉的入口处、交叉通道、改善头尾血管的交通支。 筋膜入口狭窄可以治愈下肢静脉曲张。 此外,一些运动损伤还表现出筋膜力学的应力集中或拮抗肌与主动肌之间的相互对抗,以及筋膜链的不平衡。 筋膜力学思想(筋膜链思想)可以通过触发点来定位。 ,检查人体的机械平衡,并定位受影响肌肉上的肌痛触发点。 还可以得到针灸下层治疗上病、上层治疗下病的现象。 比如治疗腰部,解决了手颤的问题,而且起效更快,选穴更准确。 简单的。 这一切都表明,经络学说需要重构,剥去其神秘色彩,回归现代医学的本源[27-30]。 笔者认为,肌痛触发点理论是现代针灸的基础。 肌筋膜触发点穴位是精准的中医穴位,经络是神经思维、血管思维、筋膜力学思维的综合体。 针灸和干针虽然理论不同,但中西医学的科学依据应该是一致的。 但古今认识不同,最终殊途同归。 只有认识和认同针灸理论,要么继续珍惜过去,要么进一步发展,中国针灸才能保持永恒的地位。

标签:  中医 穴位 针灸 现代中医 人体经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