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什么最重要?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1-26 阅读(98)

人工智能新时代,什么最重要? 任正非和孟晚舟都说出了一个答案——算力。

在不久前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孟晚舟在演讲中表示,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她认为,“算力的稀缺性和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因素。”

“华为致力于打造中国算力基地,打造世界第二选择,丰富‘黑土地’,满足各行各业多样化的AI算力需求。”孟晚舟直言。

任正非还提到了算力的重要性。

前不久的国际大学生编程竞赛(ICPC)上,任正非在与学生交流时表示:“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础是大算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波澜壮阔的,其规模是巨大的。”难以想象。”。

华为新老两代领导人相继提及算力,表明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算力的地位值得特别关注。 那么,计算能力到底是什么? 我国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1、算力,数字经济的基础

计算能力,字面意思就是“计算能力”。

从古代的算盘到今天的超级计算机,它们都承载着人类的计算能力。 从信息时代的角度来看,计算能力是指我们通过处理信息数据达到目标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

计算机的诞生是人类计算能力革命的一次飞跃。 进入21世纪后,云计算的出现将算力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深度赋能,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元宇宙、区块链、AI机器人等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各类场景对算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基于传统计算集群的云计算发展模式逐渐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 “云、边、端一体化”的算力革命已初具规模。

根据《中国算力白皮书(2022)》的定义,算力主要分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和边缘算力四个部分。

其中,通用算力主要基于CPU芯片输出的算力; 智能算力主要基于GPU、FPGA、Al芯片等输出的人工智能算力; 超级计算能力主要基于超级计算机输出的计算能力。 边缘计算能力主要为用户提供就近的实时计算能力。 它是前三者的结合,解决网络延迟的问题。

未来算力革命的发展趋势将以智能算力为核心,多种形态的算力融合,多场景的算力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算力新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需求将持续激增。

举一个备受瞩目的例子,GPT-3 模型包含 1750 亿个参数,训练成本为 1200 万美元。 Google发布的PaLM-E包含5620亿个参数,GPT-4包含数万亿个参数。

显然,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训练消耗更多。 大模型的更新迭代必须以先进的AI芯片作为算力的基础。

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任正非和孟晚舟如此看重算力了。 华为《泛在算力》报告指出,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VR等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随时随地、按需、随地(Any、Any)对算力的需求。 ) 4A 能力要求。

算力计算器app_电脑算力计算器_算力服务器是什么东西

以“随时”为例。 在自动驾驶汽车场景中,路况信息复杂多变。 自动驾驶汽车需要确保能够随时应对行驶过程中的任何意外情况。 道路和车辆状态监测对计算能力的“集中度”有更高的要求。

未来,智能应用场景将无处不在、随时存在,任何量级的场景和终端设备的算力需求也需要自适应分配。

正如孟晚舟在演讲中所说,算力已经成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瓶颈。 她指出,华为将充分发挥综合优势,重点打造AI集群,实现算力、运输能力、存储能力一体化设计,突破算力瓶颈,提供可持续的算力。

那么,在新的算力时代,中国的需求和投资是什么? 未来该何去何从?

2、中国的算力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与世界各地的发展趋势类似,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崛起后,国内也出现了不少大型模型产品,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比如阿里巴巴的统一钱文、腾讯的混元、百度的文心一言模式、科大讯飞的Spark模式、以及被寄予厚望的华为盘古模式。

此外,还出现了很多针对垂直行业的大型模式,比如医联体推出的具有全流程智能诊疗能力的模式; “天晴”美雅公安模型,具有警务意图识别、警情分析、案件推理等推理能力。

所有这些都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持续的需求。

从数据来看,我国的算力成就非常明显,已经成为全球算力第二大国。 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每秒1.8万次浮点运算),占全球算力规模的31%,年增长率近30%,核心算力产业规模已达1.8万亿元。 。

知百道观察到,随着各种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部署大型GPT型模型。 预训练+持续调优+应用推理正在带来大量的算力需求,这对全社会的算力资源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要求更高。

国家层面正在努力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各地都在加快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关键基础设施算力网络。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东数西算”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近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算力落地。 例如,北京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上海提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数量突破; 深圳与科技部共同规划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工程等。

因此,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国算力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和浪潮信息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十四五”期间,智能计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时,各城市对智能计算中心的投资智能计算中心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因此,不难预见算力市场潜力巨大。 智百道认为,尤其是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模型领域,无论是文心一言、通易千问这样的一般性大模型,还是垂直应用,比如一批针对生物制药、遥感的垂直应用、气象等垂直领域。 大型专业模型将显着增加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华为的高调入场,将算力推向了技术发展的前沿。

但国内投资者对算力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仍局限于“IDC”+“服务器”两大产业链。 相比于算力革命的新机遇,他们似乎更担心“算力过剩”。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相关大厂已经在大力投资,比如备受瞩目的NVIDIA。 面对这种情况,华为的强势进入,为中国算力新时代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谁能抓住新时代的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今日话题@雪球创作者中心

标签:  人工智能 华为 任正非 孟晚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