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有没有技巧一样可以做记者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4-26 阅读(35)

以下为正文:

(《37℃叙事》,李松云着,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版,2016年2月)

很多新闻专着和学校教材里都有很多关于采访技巧的内容,但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么多所谓的技巧却并不容易。 面试有什么技巧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但是,您可以成为一名记者,无需任何技能。 只要肯吃苦、好好学习,很多人都可以胜任记者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一些媒体在招聘人员时,不仅招聘新闻系毕业的大学生,有的甚至更愿意招聘非新闻专业、学习中文的大学生,法律、金融等。市场营销甚至外语专业的人都可以在新闻机构找到工作。 我曾经问过新闻系毕业的刚到报社工作或实习了几个月的大学生,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何看法? 有的说自己学的课程太多了。 到了新闻单位后,他们发现很多东西都没用; 还有人表示,专业学习开阔了视野,让他们能够快速上手。

新闻学院的毕业生进入新闻单位肯定会有优势。 然而,在许多新闻机构中做得最好的人并不都是有专业背景的。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拥有专业的专业是很好的敲门砖; 但要提高专业能力,勤奋、经验积累、学习更重要。 一般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工作经验。

在平凡中发现不寻常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优秀与否的重要品质。 我们周围每天都会发生无数的事件和现象。 其中哪些可以成为新闻并被媒体记录? 哪些只能像尘埃一样被时间淹没? 这取决于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新闻机构的判断。 ,而记者应该是做出这个判断的权威人士。

发现新闻的能力又称发现力,与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思维密切相关。 一个合格的记者应该判断一个事件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 某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隐含的意义。 有价值的新闻。 发现是一个持续而持久的过程,应该从访谈开始一直持续到结束。 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并进行采访后,除了了解已有的事实外,还应该定期不断地寻找和追踪新的事实。 发现与探索,预测新闻的发生,这种发现力是在采访过程中进行的。 可以说,发现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能力。

当然,记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善于从生活、社会中寻找新闻。 新闻界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常见的事情不是新闻,不常见的事情才是新闻。

很多新闻学教科书都告诉我们,新闻应该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1、重要性; 2、新鲜度; 3. 无障碍; 4、有趣; 5、异常情况; 6. 冲突。 对于一头雾水的新闻新手来说,判断是否是新闻,可以“傻傻”地用这个标准,将自己看到、发现的事件、现象与上述特征进行比较,基本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 。

我可以简单地将新闻分为四类:1、宣传;2、新闻。 2、实用; 3. 娱乐; 4.表达。 “宣传”很好理解,就是履行“媒体是党的喉舌”职能的责任。 这种消息可能不好看,但这是职责,领导都在关注,所以当然重要。 “实用”是指能为读者提供生存发展参考和机会的新闻,如天气新闻、新股发行、高速公路封闭、城市道路开挖、交通管制等信息,包括公务员招聘、决议等。的投诉。 有关实际问题、服务个人等的新闻。“娱乐”是为读者提供信息、娱乐和话题的新闻。 这是媒体报道最多的类别。 最后一类“表达”,简单地说,“表达”就是传达民意、准确​​反映人民呼声的新闻。 媒体是文化载体之一。 媒体要尽力反映和传达当地人民的意见和思想追求。 这类新闻的表现形式包括言论、观点互动、新闻策划、特殊时期新闻情感引导等。

当然,如果你是新手,不要被上面的概念描述吓倒,机械地错误地认为你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要素才配得上“新闻”这个称号。 我一直相信,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态中不乏新闻。 缺少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 很多时候,你可以从非新闻的事件或现象中“制造”新闻。 以购物为例。 当一个具有一定新闻敏感性的记者走在街上时,他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例如,他可以看到一些行道树被砍伐了; 他可能会看到购物中心或应该开放的购物中心。 酒店已关闭; 你也可能会看到路边突然出现一群自动售货机; 您可能还会在许多商店的入口处看到新的摄像头……所有这些可能都是好消息。

即使你遇到狗咬人,也不要急于得出“这不是新闻”的结论。 你可以想一想,狗为什么要咬人? 是流浪疯狗还是有主人的宠物狗? 是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吗? 是由小狗、炎热还是其他刺激狗狗的原因引起的? 如果你再勤快点,就去几家医院看看,最近被狗咬伤的案例是不是很多? 是否有狂犬病导致死亡的病例……这些问题会有所帮助 当您发现隐藏的新闻时,很容易将大多数人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变成”新闻。

记者的最高境界,就是从平凡的混乱现象中看到真相和本质,或者说通过搜集素材和写作,有独特的视角、反映新闻的核心。 记者的发现力不仅依靠他的眼睛,还依靠他的思考,依靠他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依靠他的头脑进行分析。 随着新闻阅历的增加,记者的生存空间、想象空间和知识积累无疑会变得更加丰富。 就像一个受到启发的作家一样,他在做新闻时就能双向工作,就好像上帝在帮助他一样。

当你准备好时就做

2012年4月的一天,著名画家陈丹青应邀来到南昌。 由于陈先生很忙,主办方安排了短暂的集中采访时间。 某媒体记者先问他:“请问陈先生来过南昌几次?您以前来过江西吗?” 陈先生有些不高兴。 记者又问:“你觉得南昌漂亮吗?你觉得南昌怎么样?这座城市?” 听完记者的提问后,陈丹青请记者离开采访现场。

作为一位全国知名、有个性的画家,陈丹青当然觉得记者问的问题很幼稚、很无聊,因为他太忙了。 据称,主办方多次尽职尽责,因此同意接受江西省城十几家媒体的采访。 面试。 他对自己过去在江西的工作等信息连基本了解都没有,只是咨询了一些“大宗货”问题。 他自然觉得这个记者不值得采访他。 说得严重一点,陈可能会觉得接受采访的记者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浪费别人的时间。

南昌学者、滕王阁管理处顾问宗久琪向我讲述了这件事。 有一次,一家媒体的新记者打电话给他,请他接受采访。 内容大概是关于滕王阁的历史。 来到宗九旗位于滕王阁的办公室后,记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铺着宣纸。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他要一块汉字。 宗总觉得有些突然,但还是答应了。 然后采访开始了,宗九旗发现记者问的问题都是肤浅的。 他既不懂滕王阁,也不懂书法,甚至对滕王阁和自己都没有基本的了解。 于是,宗庆后因一些意外的事情,就趁机不再接受采访。 他让记者回去做好功课,约好下次见面。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在他主持《东方时空》栏目时,有记者多次约见白岩松,终于得到了采访机会。 记者见到白岩松后,称自己非常崇拜白岩松,对能够亲自采访他感到很荣幸等等。 采访正式开始后,白岩松被第一个问题噎住了。 对方很认真地问:“白老师,《东方时空》什么时候播出?”……白岩松在谈到此事时表示,这是令记者费解的:如果不尊重受访者的话,你怎么能指望受访者尊重你呢?

采访新闻当事人是采访中最常见的工作。 如果时间允许,哪怕只有一点点时间,记者也应该利用手头的资料,向业内人士请教,网上查询,对采访对象有一些了解。 尤其是那些性格强硬、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一定要“知己知彼”,否则可能会很难沟通。

对于记者来说,除了为某次采访做“有目的”的准备外,在暂时没有采访事项时做好“无目的”的准备也同样重要。 收集资料、摘录、剪切粘贴等都是积累材料、为以后采访做准备的好习惯。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最好有自己的数据库。 除了收集自己的报告外,一些能够给你启发和提示的报告和资料也值得收集。 你可能暂时无法使用它们,但有一天,你的积累和准备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将面试视为私人关系

毫无疑问,采访能力是记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新闻采访是一种直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 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沟通关系到整个报道的成败。 在进行采访之前,必须了解受访者的心理。 一般来说,受访者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主动配合型”,第二种是“被动应对型”,第三种是“反感排斥型”。

第一种类型的受访者很容易对付。 他们大多数都希望你举报,有的甚至把你当作客人。 然而,大多数受访者可能是第二种甚至第三种。 如何引导受访者进入他们想要的对话情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对于第二类、第三类受访者,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和地点; 第二,记者得体的仪表和行为; 第三,掌握并运用一定的沟通技巧。

如果期限太短,记者别无选择,最好不要擅自决定采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在自己的单位接受记者采访;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下班后与记者聊天; 有些人不愿意亲自见面,只接受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提问和采访……尽量接受采访,尊重采访对象,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不是随意决定时间、地点和方式采访的。

如果您要会面和参加新闻发布会,那么在采访中,外表和举止通常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外表、衣着和举止给面试者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面试时就更容易形成默契。 美国前总统里根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喜欢向穿着红衬衫的记者提问,因为红色是他妻子最喜欢的颜色。 如果是采访上层人士或参加高档宴会,记者的着装应该更加正式; 如果是在农村或者矿山采访,就应该更加随意、简单。 20世纪30年代,著名记者范长江冬天总是穿着黑色皮斗篷,戴着水獭皮帽子。 这套服装是当时流行的“官服”,几乎可以作为他出入国民党机关的通行证。 总而言之,不要让受访者觉得与你沟通很尴尬。 最好给他留下“我们意见一致”的印象。

沟通技巧的内涵非常丰富。 我想多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个人经历。 一般来说,沟通技巧可以包括三个步骤:1.消除忧虑,拉近关系;2.消除忧虑,拉近关系;3.消除忧虑,拉近关系。 2、抓住要点,准确提问; 3、尊重表达,更接近真相。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步。 面对记者时,很多受访者都会抱有消极甚至防御的心态。 可能是记者不愿意公开报道采访内容,对记者有戒心; 或者被采访者不愿意到场并站起来接受记者采访。 ; 或者可能是出于紧张和害羞; 说到底,这只是一件生意,与自己无关。

无论上述原因如何,访谈对象的心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引导和转化的。 例如,对于监狱中的犯罪嫌疑人、贪官,我们可以通过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否方便、是否了解家人的情况等来尽量减轻受访者的心理负担; 对于舆论监督主体、重大新闻事件知情人,我们可以真诚、耐心,避免谈论自己的身份; 对于敏感、胆怯、不愿意与人交流的人,我们可以找到共同话题,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对于灾难、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家属,我们可以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情感待人……无论对象是谁,保持平等相待的态度是最基本的采访记者的原则。 挖掘采访对象的积极心理,排除采访对象的消极心理,是记者拉近与采访对象关系的首要任务。

第二步,抓住要点,精准提问。 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场合、不同的采访目的,记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美国记者梅尔文·曼切尔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 曼切尔将面试问题分为两类:开放式和封闭式。 开放式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比较笼统、笼统,受访者的回答范围更广、使用空间更大的一种提问方式。 开放式问题往往会让受访者泛泛而谈,难以获得实质性内容,不利于深入讨论。 采访更适合独家专访和人物特写。 封闭式问题是指问题比较具体、单一、方向性强,受访者的回答范围较窄。 封闭式提问有时会让人感觉尖锐,谈话的气氛也因此更加严肃,但有利于深入讨论。 采访常用于现场录音报道、电视采访以及采访中需要突破、深入、确认的时候。 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各有特点和优缺点,并不是绝对的,可以相互转换。

记者提问要简洁具体,由易到难,抓住重点,主动出击。 有记者曾去采访周恩来的保镖李建明。 他一坐下,记者就问道:“老李,请谈谈您对周总理的印象。”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才回道:“好宰相,好宰相。” !”记者请李建明详细讲述,李建明却不断重复:“好总理,好总理!”最后,诚实的警卫用手捂住脸,泪流满面。结果,记者被感染,也流泪了,采访以失败告终。如果当时记者能够提出具体问题并进行指导,采访效果肯定会不一样。

意大利著名女记者、作家法拉奇被誉为20世纪新闻采访女王。 她于1967年开始担任《欧洲》周刊的战地记者,采访过邓小平、基辛格、甘地夫人、阿拉法特、卡扎菲等著名政治人物。 她开创了一种新的采访方式,她的提问技巧至今仍受到许多记者的尊重。

法拉奇采访南越总理阮文绍时,想了解阮文绍对外界评价他是“南越最腐败的人”的看法。 当被直接询问时,阮文绍断然否认了此类传闻。 法拉奇随后将问题分解为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较小问题。 她先问:“你出生在一个很穷的家庭,对吗?” 阮文涛听后,动情地描述了小时候家庭的艰难处境。 在得到上述问题的肯定回答后,法拉奇接着问道:“今天,你非常富有,在瑞士、伦敦、巴黎和澳大利亚都有银行存款和房产,对吗?” 阮文绍立即予以否认,但为了澄清这个“谣言”,他不得不透露自己的家庭财产详情。 你看,你选择提问的方式对于记者来说非常重要。

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应该充分给予受访者发言权,尊重对方的表达方式。 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在为《事故背后》进行新闻调查时,初步调查证明该药厂受到污染,但该药厂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仍坚称“绝对没有”; “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 “不,我的鼻子没有你的灵敏”……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 ——“够了,没必要生气地问:‘你撒谎了!你明明闻到了,却说闻不到!’”柴静把她的宽容留在了问句——不是问句。 这边,观众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面试中的公平意味着形式上的平衡,但也意味着耐心。 “当你面对谎言和不怀好意的话时,你要控制住,尊重对方的发言权,等待谎言自行揭穿。” 柴静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这段采访经历,“当我有疑问采访某人时,我首先要相信别人可能是无辜的,或者是善良的。尤其是在采访被指控的人时,他们通常会很尴尬。”我希望通过我的提问,对方能够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应该是一个前提,而不是我想让他难堪。”

此外,记者应时刻保持倾听的态度,让受访者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记者提出的所有问题仅用于披露和呈现,不用于做出道德判断。 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访者感觉不好或博取同情。 这就是人与人交往的真诚,或者说技巧。 作为一名记者,首先是一个人。 面试和聊天有时是同一件事。

融入环境,转变角色

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 由于不需要依靠摄像机、麦克风等设备进行采访,甚至可以没有摄像机、录音机等,报社记者更有能力成为融入新环境的高手。 走进工厂,记者是工人;走进工厂,记者是工人。 走进学校,记者是老师; 走进社区服务站,记者就是一名志愿者……只有这样,记者才能换位思考,才能进行成功的采访。

融入陌生的环境,不仅是接近采访对象的需要,也是描绘采访对象的需要。 比如写一个山村老师的正面典型故事,可以请当地宣传部门出面,邀请该老师到县教育局采访; 您也可以致电了解更多情况; 当然,你也可以吃苦坐车或者走山路去他工作的地方。 到学校进行现场面试,甚至停留几天体验老师的工作。 这些方法哪个更好或更差是不言而喻的。 离现场更近,更近; 融入受访者的生活是了解新闻真相的唯一途径。

柴静说:“对我来说,新闻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给了我打开别人心扉的权利。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当你打开别人心扉的那一刻,你就会触摸遇到一些真相。” 纪伯伦也说过:“真正的歌手能够唱出人们心中的寂静。” 我想补充一点,一个真正的记者必须理解别人的哭泣和沉默。

毫无疑问,记者进行卧底采访时,融入和转换角色的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 1994年,中央电视台对河北省无极县生产、销售假阿胶的情况进行了卧底调查。 这条新闻被称为“中国最早的秘密采访”。 由于无法公开采访,央视记者做了周密的安排:学习无极方言、学习当地人的穿着、学习买卖阿胶的行话……六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是一个是老板,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司机。 ,其余几人充当后方支援。 他们采访了珍贵的资料,影片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998年,深圳晚报江西女记者屠乔在深圳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大酒店当“啤酒姑娘”(啤酒推销员)。 她用三天时间体验了秘密采访他们的真实生活,体验了啤酒的光鲜亮丽的外表。 女孩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被性骚扰的无奈。 2002年底,《楚天都市报》记者詹彩强和《人才信息周刊》编辑高汉明乔装打扮混入乞丐之中。 经过四十多天的乞讨,他们用文字完整地呈现了乞丐的生活状况。

记者不仅要有广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还要善于观察人们的一举一动。 如果再辅以丰富的社会活动经验和高效的沟通能力,他一定会成为新闻战中的全才。

深入挖掘新闻并做好跟踪

在新闻机构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记者抱怨没有线索,但好的线索却被浪费了。 我把这种浪费称为“浪费”。 总的来说,记者的工作有点像猴子掰玉米。 他们折下一块然后扔掉。 有的吃一点,有的连花蕾都没剥就扔掉。 这个是正常的。 但好的“玉米”不应该浪费,而应该一颗一颗地嚼碎。 新闻竞争向来激烈,记者应该把来之不易的好消息线索都挤掉。 英国新闻界有句名言:“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材料,对新闻的追求永不放松”。 在做新闻工作时,我经常对一些刚开始接触新闻的记者讲一句西方谚语:“挖十口浅井,不如挖一口深井。”

什么样的新闻可以关注? 大多数记者其实都能判断。 一般来说,能够成为社会热点、容易产生效果、能够在某一领域引起共鸣或震撼的新闻,就可以大胆去关注。 新闻追踪不一定是自己最先发布的新闻。 国内外、同城的重大事件或现象,都可以成为记者跟踪报道的来源。

很多记者善于捕捉第一新闻,也就是有很好的捕捉突发新闻的能力。 然而,他们没有足够的意识来抓住第二条和第三条消息。 往往第一天热闹,第二天冷清,第三天冷清。 三天干净。 当竞争对手发表后续报道获得良好反响,甚至被别人后来居上时,他会后悔,这是一件小事,也影响了报纸的形象。 如何一步步、层层剥茧做后续报道? 建议从以下五句话开始。 一是追本溯源; 二是追求影响力; 三是追求结果; 四是追求联系; 五是追求品格。

新闻追踪被很多记者忽视,但追踪能力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新闻运营能力。 由于事物总是在发展,记者在第一现场、第一时刻获得的信息可能是平淡的、静态的,甚至是虚假的。 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事件的本质和核心也会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而变化。 随时间、地点、人物而变化。 新闻追踪能力是体现一个媒体综合实力的舞台。 新闻追踪的好坏可以衡量记者的整体素质,也可以体现媒体新闻运作的实力。

附:近年来,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闻类书籍,但《37℃叙事》无疑是比较特殊的一本。 作者李松云从事报纸出版工作16年。 他经历过多个岗位,见证了中国报业的辉煌,也始终是中国报业的一份子。 他也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骨干记者、部门负责人、副总编辑。 他处理的消息多次惊动省部级高级官员。 他策划了近百场引起较大反响的新闻活动,其中一些活动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这对于当地报纸的记者来说是很少见的。 李松云还多年担任新闻包装和内容编辑的把关人。 亲身经历、生动案例、专业思考,成就了一部22万字的新闻专着——《37℃叙事》。

标签:  新闻 采访 追踪 提问 总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