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超越”为借口否定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史观

xzdxmynet 发布于 2024-04-26 阅读(43)

历史研究现状看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5年8月5日 06:54 光明网

卢中峰

如何看待历史研究的现状,是一个关系到历史研究方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必须抓住根本,坚持两点。 抓根本,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 坚持两点论,就是既看到成绩,也看到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历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理论禁忌,深入探讨重大历史理论问题,拓展研究领域,进行结构调整,进行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 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开创了历史研究的新局面。

但近年来,历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淡化马克思主义、背离马克思主义、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有所抬头,危害历史研究的健康发展。 其突出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超越性”为借口否定马克思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使历史成为科学,使历史研究成为科学研究。 然而,近年来,有人提出“超越”唯物史观。 “超越”什么? 一是“超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普遍的”、“可以超越社会存在”。 第二,“超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认为这个“规律”“纯粹是一种思辨性的思维运动”。 第三,它“超越”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形象论”,认为这两个概念“不是严格的历史概念”,不利于“严谨的科学历史分析”。 可见,所谓的“超越”实际上是一种彻底的否定。 如果否定唯物史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研究就成为一句空话。

必须指出,“先验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首先,它否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无限夸大和扩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应。 它把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物质转化为精神”和“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辩证运动过程割裂和对立。 它用“精神化为物质”来否定“物质化为精神”,否定“精神”来自于“物质”。 ”,认识来自于社会存在。这样就走向了唯心主义认识论。

二是不懂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的发现对于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科学意义。 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水平,我们才能有可靠的依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视为自然的历史过程。”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来研究社会呢? 这种发展是否应该被视为“纯粹的思辨运动”? 那些真正把社会发展视为“纯粹思辨思维运动”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不承认这一规律、妄谈所谓“一般社会”的“主观社会学家”和历史唯心主义者。

三是不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科学含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决定和决定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落实和运用。 根据这个基本原则,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首先是社会的物质生活,然后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的高度概括。 这种“形象论”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历史分析基础上的,是一个严密、科学的历史概念。 因此,否认这种“形象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我们以“反思”的名义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理论总结和科学总结。 它是唯物史观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这一理论的建立,唯物史观成为被社会历史证明的科学真理。 因此,如果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有多种表现形式:

一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肢解”成两个互不相关的部分:认为早期马克思着眼于研究社会形态变化的普遍规律,因此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后期马克思注重研究社会形态,因此提出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和“超越”“卡夫廷峡谷”问题,试图用后期马克思来否定早期马克思。 目的是为了证明五种社会形态并不是马克思一贯的思想。 。

二是“肢解”马克思主义,即人为地反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观点。 最典型的就是说五种社会形态是斯大林“概括”的,与马克思无关,不能强加给马克思。

三是抽象肯定与具体否定,即对五种社会形态的抽象肯定据说是马克思提出的,但它只是一个与历史现实不符、不符合现实的“逻辑概念”。中国历史。 因此,我们应该放弃利用五种社会形态来“改造”中国历史的做法。

四是以反对教条主义为借口,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混为一谈,以“教条主义”来反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僵化的理论误解”来否定马克思主义。 ”

第五,一些人还以反对学术问题政治化为借口,全面否定中国历史学家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中国历史问题所取得的历史成就。

上述表现,归根结底是企图通过证伪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来彻底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从而为自己在历史研究上偏离马克思主义寻找借口或借口。

然而,任何尊重历史和现实的人都会知道,上述对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的“证伪”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五种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或正在经历的客观变化。 事实。 就此而言,马克思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位用生产方式解释五种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的伟大思想家,用生产方式理论解释五种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总结并解释五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对整个社会历史过程的这一理论总结和解释,是与他建立唯物史观的伟大工程同时进行的。 它随着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而不断扩大和深化,成为唯物史观的基础。 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侧重点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统一性和社会历史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始终没有改变。 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并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历史观的改革”,而是历史观的深化,因为这是马克思在肯定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对东方社会的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统一。 对社会实现这种统一的具体形式的讨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必须指出:对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持什么态度,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历史研究理论方向的根本问题。 否定唯物史观的人总是从证伪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开始,进而否定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最后达到彻底否定唯物史观的目的。 我们一定要认清,不能掉以轻心。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历史教科书或著作存在严重问题

在这方面,可以引用以下内容:

——不以生产方式变革为主线展开对历史进程的探讨,而是以“中华文明发生演变所表现出的精神特征”为主线展开对历史进程的叙述。史实。

——只对历史事件进行一一叙述,没有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更谈不上对社会进行定性分析,回避社会形态问题。

——拒绝“根据社会本质来舞台化历史”,认为“中国历史的显着特点是连续性,而不是阶段性”。

——反对“历史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更不承认有规律可循。

——否认生产力是历史的“永恒动力”,反对将“阶级斗争、农民战争”与“历史动力问题”紧密联系起来的传统做法等。

众所周知,生产方式理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理论。 主要观点可概括为:(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社会形态变化的过程,社会形态的变化使社会历史进程呈现阶段性; (二)各个历史阶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基本趋势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社会形态变化的根源在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表现为对立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正是这种矛盾和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可见,上述历史教科书或著作中存在的问题,直接违背了马克思社会形态论的基本理论,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将这些历史教科书或著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一些相似之处或共性。 例如,西方新自由主义在批判唯物史观时声称,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只适用于西方资本主义,不适用于西方以外的国家。 人们认为,社会形态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不能是唯一的原因。 在阶级分化的社会里,社会的发展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力量,而不是经济力量,不是生产力。 因此,在审视国家形态的变化时,不能单纯关注经济基础。 他还说: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依据不能简单地以生产方式为依据,而应以所谓“碎片化特征”和“时空边缘”为依据:前者指的是“具有特定开始、趋势和结果的一系列变化”。 基于; 后者以“不同结构类型的社会之间的冲突或共生关系”为基础。 后现代主义公开声称历史只是“转瞬即逝”的“历史事件”的集合,它们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因此,研究历史的方法就是将历史过程“碎片化”,而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再现这些历史事件的原状,没有必要对历史过程进行宏观回顾、整体考察。 ,也没有必要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因为历史发展没有规律。

总之,上述问题表明,近年来的历史研究中,确实存在一些严重背离历史唯物主义而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趋同或融合的倾向。 因此,坚持唯物史观,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这是我们从历史研究现状应该得出的结论。 (来源:光明日报)

标签:  马克思 历史 社会 形态 主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